政策扶持,民企参与是推进煤改电的最佳途径

2017-04-01 来源:


在刚刚过去的2017年两会上,李克强总理在《政府工作报告》中提出,要加快解决燃煤污染问题。全面实施散煤综合治理,推进北方地区冬季清洁取暖,完成以电代煤、以气代煤300万户以上,全部淘汰地级以上城市建成区燃煤小锅炉。

煤改电,对于能源使用,清洁环境,都是一项利国利民的好事,但具体实施下来,有个硬道理不得不考虑,这就是百姓常说的实惠。这里不仅仅有价格上的实惠,更有设备使用上的便利和维护。

2017年的《政府工作报告》提出,要坚决打好蓝天保卫战,其中全面实施散煤综合治理,推进北方地区冬季清洁取暖,完成以电代煤、以气代煤300万户以上,全部淘汰地级以上城市建成区燃煤小锅炉。其实,近年来全国各地特别是北方地区陆续加入煤改电大军。这其中就涌现出了一批依托大型蓄热式煤改电设备,解决机关、学校等企事业单位集中供暖问题的公司,他们成为了“煤改电”行业里异军突起的一股新势力。

1.gif

刘国斌曾是国内一家大型央企的部门经理,2016年,他毅然决然地辞职,选择了创业。创办了这家位于北京西五环的新能源公司,主要致力于电能替代技术的应用,尤其是专注于低谷电能的综合利用,利用电蓄热供暖。

2.gif

北京燕开能源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刘国斌:电目前是供大于求,低谷电更是供大于求,晚上电基本上是用不去的,包括我们现在接入的新能源,像风力发电,弃风率达到了百分之三四十,甚至更多,在有些区域,包括新疆,可能是百分之六七十。

刘国斌告诉央视财经《经济半小时》记者,由于电无法存储,不用就白白浪费了。在他看来,低谷电资源整合利用是电力行业的迫切需求,因为把发出的电能用出去就是最大的节能减排。

刘国斌:我们从各个国家的数据上来看,低谷电的利用,包括电能替代,未来企业发展成百年企业应该是没有问题的。

3.gif

北京西南门户房山,拥有着丰富的煤炭资源,与门头沟区并称为“京西煤仓”。过去在当地燃煤采暖实属常见,因此“减煤换煤”任务也尤为艰巨,为了实施“煤改电”,2016年2月17日,北京市房山区人民政府印发了《2016年区政府工作报告重点工作分工方案》,并对房山区2016年煤改电工作布置了任务:完成2800蒸吨燃煤锅炉清洁能源改造,实施煤改电、煤改气2.3万户,完成农村地区30万吨减煤换煤任务。

于是,刘国斌也将其业务重点放在房山,2016年,刘国斌在企业没有固定资产,很难拿到银行贷款的前提下,自筹1亿多元资金,全部砸到了北京房山区。“减煤换煤”的改造上,成了第一个吃螃蟹的人。  

刘国斌介绍说这批项目,涉及七十所幼儿园、学校,三个乡镇政府办公楼、五个公安派出所驻地、一个消防中队驻地的“煤改电”项目,改造替换燃煤锅炉102蒸吨,供暖面积达394057平方米。

刘国斌:其中,我们这个所有的项目里边,最大的项目是在娄子水这边,就是房山五中,它大概接近5万平米的一个改造项目,这是我们单体最大的。

房山五中位于房山区周口店镇,建筑面积36000多平米,在校学生1300多人。“煤改电”之前,学校一直采用燃煤锅炉供暖,每年采暖期需要1500吨的煤。

锅炉房内没有了锅炉,取而代之的是两个像集装箱一样的大柜子,一个蓄能柜重95吨,里面存有7000多块蓄能砖。这就是现在的“新锅炉”,这里终于变得干净整洁了。

4.gif

北京燕开能源技术有限公司总工程师段建军:晚上把电能转换成热能,存到蓄能砖里边,白天通过风机和换热器,把里面砖的热能和水进行换热,然后把水加热,供到采暖系统里边。

段建军告诉央视财经《经济半小时》记者,这个设备与传统燃煤锅炉比,优点很多,首先出水温度是恒定的,不会像燃煤锅炉出现忽冷忽热的现象,房间里舒适感很好。其次设备运转过程中是无人值守的,设定加热时间、出水温度等参数,可以通过远程操控,减少了人工成本。最大的改变是没有烟尘的污染,环境得到了改善。

但“煤改电”设备前期投入巨大,仅房山五中一个改造项目总投入就超过1000万,作为投资回报,教育局与刘国斌的公司签订了20年长期供暖协议,每年按供热面积支付供暖费,刘国斌事先对项目投资回报周期进行过核算,他预计7-8年就能够收回成本,往后几年就可以盈利。

刘国斌坦言,目前像他这样在没有明确政策的前提下,如此投入的企业并不多,更多的还在观望。然而稳定的电价政策是煤改电工程得以推动和实施的保证,所以他呼吁北京应尽快出台针对“煤改电”企业的用电鼓励政策,吸引更多企业、社会资金参与到“煤改电”中,这是快速推进当前北方地区清洁供暖改造的最佳途径。

刘国斌: 如果是社会资本投进来,实际上我们政府的财政支出的压力就会减少。用政策去推动,比用钱去推动,比如我们靠补贴,靠国家投钱,要快速得多。

半小时观察

刚刚过去的2016年,对于北京来说,号称是史上“煤改电”任务最重的一年,其工作量相当于此前13年总和的2/3。但这个纪录还没“焐热”,马上又被2017年的任务数刷新。2016年,北京市规划完成400个村的“煤改电”任务,今年这一数字又提高到522个,任务骤然提升30%。而除了北京,北方许多城市都在积极推进“煤改电”工作。

改变冬天烧煤炉子的历史,应该说,是百姓欢迎,企业也欢迎的大好事。普通百姓盼着煤改电,众多热泵企业也纷纷试水煤改电工程,但实施的过程中,更多政策的细节,还需要主管部门细细的思量,居民电费的优惠补贴政策是否到位?供暖机器安装后能否稳定运行?企业和社会资金的积极性能否充分的调动?等等一系列的问题,都要求我们要进一步细化“煤改电”项目落地的具体办法,才能真正快速推进当前北方地区的清洁供暖改造。